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水资源综合规划配置阶段若干问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工期与控制 >> 正文
谈海河流域高程控制网复测必要性研究
作者:刘永强 韩… 来源:中国论文联盟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10-11 22:16:23

  论文摘要:通过对海河流域综合规划修编的需求、地面沉降分析、水准标石破坏程度、现有高程控制网的不足等方面的研究,详细地阐述了海河流域高程控制网复测的必要性,并提出对于海河流域东部平原区高程控制网应以5年左右为周期进行复测建议。

  海河流域具有特殊的地理位置,我国首都北京位居其中,是我国的 政治 、 经济 、文化中心。流域内有北京、天津两大直辖市,有环渤海经济开发带,有“十一五”规划重点 发展 区域——滨海新区,京津冀都市圈将成为全国三大经济中心之一,其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高程控制网有两个方面的应用:一是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统一的高程控制,二是为 科学 研究提供可靠的高程数据。对于海河流域,布测高程控制网的目的在于建立沿海河流域各主要河道干支流为主的精密水准网,作为扩展低等级高程控制网的基础,为水文观测、水利工程建设和运行管理提供高程依据和基础数据。为满足流域水利工程建设和管理的需求,需要以足够的精度定期复测以提供现势性强的高程数据。因此,流域高程控制网复测,不是以复测为目的的简单重复,而是既要兼顾当前流域内各个部门的需要,又要保证今后一定时期内使用。

  1海河流域高程控制网布测的历史情况

  海河流域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曾先后2次布测高程控制网:第1次是1983年启动的海河流域水准测量规划,将全流域的高程系统统一到1985国家高程基准,从1985年5月~1989年5月全部完成。第2次是2000年启动的海河流域京津沉降区及漳卫南运河系堤防水准测量项目,从2001年4月~2002年12月全部完成。第1次布测的海河流域高程控制网统一了长期未能统一的高程系统,先于国家和其它流域水利部门,建立了高精度的高程控制网,为海河流域水土资源综合利用规划设计、水文水利 计算 、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工程管理、防洪减灾及其它各项国民经济建设,提供了统一的和可靠的高程依据;2001-2002年布测的海河流域京津沉降区及漳卫南运河系堤防水准测量,使得海河流域平原地区的部分河道第1次获得了宝贵的沉降资料,初步掌握了河道的沉降状况,为河道整治、水工建筑物运行管理、规划设计提供了必须要掌握的相关信息,为流域规划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2现有高程控制网存在的问题

  现有海河流域高程控制网受当时技术水平和经费不足等条件的制约,存在一些不足,有待完善和改进。

  (1)蓄、滞洪区的水准点布设数量不足,不能满足现在安全建设和湿地保护等生态环境建设需要。

  (2)从满足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施工和管理的需求考虑,原海河流域高程控制网二等水准点密度不够,不能满足平远地区基本等高距0.5m地形图的测绘要求。

  (3)现有海河流域高程控制网由于受当时技术发展水平和资料来源的限制,在平差计算时二等水准未进行重力异常改正。

  (4)2001-2002年施测的水准测量未单独联测重点的水库大坝、闸、水文站等水工建筑物及基准点高程。

  3海河流域高程控制网复测的必要性分析

  经济社会的迅猛发展和水资源情势的变化,对水利提出了新要求,要保障流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需要对原有的流域高程控制网进行复测和完善,以适应流域情况变化,满足流域综合规划体系的需要。

  3.1流域防洪减灾保障的需要

  海河流域防洪形势非常严峻。海河流域防洪体系构架虽已形成,但防洪设施薄弱,洪水灾害依然是流域的心腹之患。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第一。河道淤积严重,尾闾不畅,泄洪能力锐减。仅海河水系主要入海河道的淤积总量约1.5亿m3,泄洪能力由原来的24680m3/s下降到15040/s。第二,堤防质量差,隐患多。全流域一、二级堤防近50%堤段填筑质量不符合规范要求。第三,病险水库多,尚有97座大中小型病险水库未安排治理。第四,蓄滞洪区启用难度大,蓄滞洪区内有349万人安全避险问题没有解决,还存在着工程设施薄弱、预警预报设施不足、管理落后等问题。第五。“两小”问题没有得到解决,中小河流、小水库常引发较大灾害。第六,流域防洪预报与调度指挥系统需要完善。

  建设海河流域防洪减灾保障体系是以《海河流域防洪规划》为基础,完善“上蓄、中疏、下排、适当地滞”的防洪减灾体系,重点是提高骨干防洪工程和重点区域防洪能力,重要城市和地区达到防洪标准;加强洪水风险管理能力;全面恢复主要河道中下游行洪能力,保障蓄滞洪区安全蓄泄,重点做好河系沟通与通

[1] [2] [3]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