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没有相关文章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工期与控制 >> 正文
桥梁混凝土裂缝成因分析及防止
作者:熊勇军 来源:中国论文联盟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10-19 21:23:18

  摘要:本文介绍了混凝土结构的裂缝种类、分析了混凝土产生裂缝的原因。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主要受材料的选用、混凝土下沉和泌水、混凝土的配合比、施工原因等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并提出了相应的处理方案。

  1 概述

  混凝土的裂缝问题是工程界最难解决的问题之一。在国内迄今所修建的混凝土箱梁桥中,在施工阶段和运营阶段,箱梁上均存在较多的开裂现象,这一问题至今尚未得到较好的解决,已成为多年来困扰工程技术界的一个难题。

  2 混凝土的裂缝的种类

  虽然使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的原因很多,但混凝土桥梁裂缝的种类,就其产生的原因,大致可划分如下:

  2.1 荷载裂缝

  荷载裂缝是指外荷载作用下构件内的拉应变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拉应变所致,根据构件的受力特征不同有受拉、弯拉、剪切和扭转等裂缝形态。在实际工程中,荷载裂缝占20%。在混凝土箱梁中,荷载裂缝包括正截面抗裂能力不足所导致的弯曲裂缝、斜截面抗裂能力不足所导致的腹板斜裂缝和预应力锚下局部承压区域抗裂能力不足所导致的锚下纵向裂缝。

  2.2 非荷载裂缝

  非荷载裂缝是指材料收缩、温度变化、钢筋锈蚀、地基不均匀沉降、施工工艺不合理以及施工养护不当等引起的裂缝。非荷载裂缝是混凝土裂缝的主要形势。

  3 非荷载裂缝及其成因分析

  3.1材料原因引起的裂缝

  由于混凝土是由水泥、砂、骨料、水和外加剂等按一定比例配合、拌制成拌合物,经过一点时间硬化而成的人造石材。所以水泥品质、钢筋锈蚀、骨料性质、外加剂都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

  (1)水泥细度、水泥中含碱量、C3A、C3S等都对混凝土裂纹的产生有一定的影响。水泥颗粒过细会导致混凝土水化速度快,水化快的水泥颗粒水化热释放得早,因水化快消耗混凝土内部的水分较快,引起混凝土的自干燥收缩。而碱能促进水泥的收缩开裂,高含碱量的水泥会生成抗裂性能差的凝胶,加重混凝土后期的干燥收缩,所以不论骨料是否有活性,都应当限制对水泥和混凝土中的含碱量。

  (2)骨料的粒径、级配、有害物质的含量等也都是引起混凝土裂缝的重要 因素。特别是骨料中的含泥量和骨料的碱性很有可能引起混凝土开裂。所以一般严格控制骨料中的含泥量和骨料的碱性含量。

  (3)拌合水及外加剂。拌合水或外加剂中氯化物等杂质含量较高时对钢筋锈蚀有较大影响。

  3.2 温差引起的裂缝

  水泥的水化反应会释放出大量的热量,每克水泥大约放出500J的热量。水泥用量在300kg/m3左右时,混凝土在绝热情况下由于水泥水化热将导致混凝土内部温度上升为30-40℃左右。在实际结构中,内部因水化热产生蓄热的同时,构件表面还产生放热,使得构件内存在内表温度差。通过水化热测试结果显示混凝土入模温度为36℃,腹板内混凝土在其浇筑后18h达到最大温升73.5℃,混凝土内外表面温差在混凝土浇筑后22h达到最大值40.5℃(见图1、实测新浇梁段腹板厚度中心处温度及其表面温度和日照温度、图2、实测新浇梁段腹板内温差)。

  混凝土入模温度为36℃,腹板内混凝土在其浇筑后18h达到最大温升73.5℃,混凝土内外表面温差在混凝土浇筑后22h达到最大值40.5℃(见图2)。《规范》规定:大体积混凝土内外温差不得超过25℃。混凝土入模温度过高以及并未采取特别的养护措施,致使腹板混凝土浇筑后的绝对温升较大,特别是内外温差过大(从图2可以看出,混凝土浇筑后13~40小时之内外表面长期处于25℃以上的温差,并且在底板上由于厚度更大,这个时间将更长),加之混凝土本身的收缩而导致目前梁上混凝土裂缝的出现。

  3.3施工原因引起的裂缝

  混凝土制备及浇注过程中由于混合料搅拌不均、搅拌时间过长、浇注速度过快、浇注接缝以及模板和支架系统变形过大等因素均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

  混凝土制备及浇注过程中由于混合料搅拌不均、搅拌时间过长、浇注速度过快、浇注接缝以及模板、支架系统变形过大、养护措施不到位、现场模板拆除不当或拆模过早、预应力张拉不当(超张、偏心)或者强度没有达到要求就开始张拉等因素均可能导致混凝土开裂。

  混合材料搅拌不均匀,将会使材料的膨胀性和收缩产生差异,从而可能引起局部的一些裂缝。混凝土长时间搅拌或混凝土运输时间过长,在搅拌突然停止后混凝土会很快硬化产生异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