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工程管理网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回到首页 | 联系我们 | 收藏本站
免费注册会员 | 登陆
工程管理论坛
工程经理圈 工程经理博客

最新推荐
相关文章
钢筋混凝土现浇板裂缝原因的分
您现在的位置: 中国工程管理网 >> 工程文库 >> 项目执行 >> 工期与控制 >> 正文
桥梁工程中大体积混凝土裂缝控制
作者:项洪佳 夏… 来源:233网校论文中心 点击量: 发布时间:2013-10-20 22:07:10

  摘要:通过对桥梁工程大体积混凝土施裂缝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了降低混凝土温度应力、防止混凝土产生裂缝的施工控制措施,以及在构造设计上对大体积混凝土应采取的防裂措施,供大家参考。

  0 引言

  近年来,我国大型桥梁建筑日益增多,由于构造上需要一些悬索桥锚碇及桥梁承台,基础结构采用大几何尺寸的设计方案,采用混凝土施工时其庞大的体积达一万至几万立方米,而且与一般的钢筋混凝土相比,其结构厚实、混凝土体积大、工程条件复杂(一般都是现浇且多为地下或半地下建筑)、施工技术要求高,水泥水化热易使结构产生温度和收缩变形。在这些桥梁施工过程中,已出现多起桥梁大体积混凝土工程质量问题,这些问题会给工程正常使用和耐久性带来不同程度的危害。因此,从设计、施工、质量管理等角度,研究如何提高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质量。

  1 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裂缝的发生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各类裂缝产生的主要影响因素如下:

  1.1 水泥水化热的影响 水泥水化过程中放出大量的热,且主要集中在浇筑后的7d左右,一般每克水泥可以放出500J左右的热量,如果以水泥用量350kg/m~550kg/m3来计算,每立方米混凝土将释放出17500KJ~27500的热量,从而使混凝土内部温度升高(可达70℃左右,甚至更高)。尤其对大体积混凝土来讲,这种现象更加严重因为混凝土内部和表面的散热条件不同,故混凝土中心温度很高,就会形成温度梯度,使混凝土内部产生压应力,表面产生拉应力,当拉应力超过混凝土的极限抗拉强度时混凝土表面就会产生裂缝。

  1.2 混凝土的收缩 混凝土在空气中硬结时体积减小的现象称为混凝土收缩。混凝土在不受外力的情况下的这种自发变形,受到外部约束时(支撑条件、钢筋等),将在混凝土中产生拉应力,使得混凝土开裂。引起混凝土的裂缝主要有塑性收缩、干燥收缩和温度收缩等三种。在硬化初期主要是水泥石在水化凝固结硬过程中产生的体积变化,后期主要是混凝土内部自由水分蒸发而引起的干缩变形。

  1.3 外界气温湿度变化的影响 大体积混凝土结构在施工期间,外界气温的变化对防止大体积混凝土裂缝的产生起着很大的影响。混凝土内部的温度是由浇筑温度、水泥水化热的绝热温度和结构的散热温度等各种温度叠加之和组成。浇筑温度与外界气温有着直接关系,外界气温愈高,混凝土的浇筑温度也就会愈高;如果外界温度降低则又会增加大体积混凝土的内外温差梯度。如果外界温度的下降过快,会造成很大的温度应力,极其容易引发混凝土的开裂。另外外界的湿度对混凝土的裂缝也有很大的影响,外界的湿度降低会加速混凝土的干缩,也会导致混凝土裂缝的产生。

  1.4 其他因素的影响 结构物基础的不均匀沉降也会产生裂缝,这种裂缝会随着基础沉降而不断的增大,待地基下沉稳定后,将不会变化。超荷载使用或未达到设计过早加荷载导致结构出现裂缝,这种裂缝称之为荷载裂缝。

  混凝土配合比不良会造成混凝土塑性沉降裂缝,一般是混凝土配合比中,粗骨料级配不连续、数量不够,砂率及水灰比不当所造成的裂缝。

  2 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2.1 大体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2.1.1 原材料选用 由于水泥的用量直接影响着水化热的多少及混凝土温生,大体积混凝土应选用水化热较低的水泥,如低热矿渣硅酸盐水泥、中热硅酸盐水泥等,并尽可能减少水泥用量。细骨料宜采用2区中砂,因为使用中砂比用细砂可减少水及水泥的用量。在可泵送情况下粗骨料,选用粒径5—20mm连续级配石子,以减少混凝土收缩变形。使用掺合料,应用添加粉煤灰技术。在混凝土中掺用的粉煤灰不仅能够节约水泥,降低水化热,增加混凝土和易性,而且能够大幅度提高混凝土后期强度,推移温升峰值出现时间。

  2.1.2 外加剂的使用。采用减水剂,如缓凝高效减水剂;采用膨胀剂,如广泛使用u型膨胀剂无水硫铝酸钙或硫酸铝。试验表明,在混凝土添加了膨胀剂之后混凝土内部产生的膨胀应力,可以抵消一部分混凝土的收缩应力,这样,相应地提高混凝土抗裂强度。

  2.2 温控措施及施工现场控制

  2.2.1 温度预测分析。根据现场混凝土配合比和施工中的气温气候情况及各种养护方案,采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对混凝土施工期温度场和温差进行计算机模拟动态预测,提供结构沿厚度方向的温度分布及随混凝土龄期变化情况,制定混凝土在施工期内不产生温度

[1] [2] 下一页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字体: 】【发表评论】【加入收藏】【告诉好友】【打印此文】【关闭窗口
    网友评论:(只显示最新10条,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关于中国工程管理网 | 收藏本站 |京ICP备10012994号
    共创国际项目管理顾问旗下网站:中国研发管理网 | 项目管理者联盟 | 中国工程管理网
    VIP会员 | 培训服务 | PMP认证 | PgMP认证 | 刊物出版 | 沙龙会议 | 人才服务 | 广告投放 | 联系我们
    Copyright ? 2005-2014 21CPM.COM 工程管理网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证0605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