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工程,项目,工程管理,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经理,房地产,融资,可行性研究,总承包,信息化,代建制,招投标,设计管理,进度,成本,风险,质量,概预算,造价,合同管理,施工组织,监理,工程咨询,保险,劳务,FIDIC,索赔,BOT,PPP,PMC 中国工程管理网,关注工程的策划,建设与运营。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  
关于项目建设需求分析阶段的IT监理工作机制和方法论
作者:佚名  文章来源:中国工程项目管理网  点击数  更新时间:2012/3/9 22:14:47  文章录入:web13741  责任编辑:web13741

实现此需求。

  (2)需求说明不可有二义性,更不能前后相矛盾。如果有二义性或前后相矛盾,则要重新分析此需求。

  2.3咨询监理公司需求分析方法论

  根据以往的工程经验基本认为需求分析工作方法,应该定位在“三个阶段”(也称“三步法”)

  首先:“访谈式”,这一阶段为和具体用户方的领导层、业务层人员的访谈式沟通上,主要目的基本是从宏观上把我用户的具体需求方向和趋势,了解现有的组织架构、业务流程、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现有的运行系统等等具体实际、客观的信息。建立起良好的沟通渠道和方式,针对具体的职能部门以及各委办局最好能指定本次项目的接口人。

  实现手段:访谈、调查表格

  输出成果:调查报告、业务流程报告

  第三阶段:“确认式”,这一阶段是在上述两个阶段成果的基础上,进行具体的流程细化、数据项的确认阶段,这个阶段承建方必须提供原型系统和明确的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并能清晰的向用户描述系统的业务流设计目标。用户方可以通过审查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操作承建方提供的DEMO系统,来提出反馈意见,并对已经可接受审查过的报告、文档签字确认。

  实现手段:拜访(回顾、确认),提交业务流程报告、数据项表;原型演示系统

  输出成果:需求分析报告、数据项、业务流程报告、原型系统反馈意见(后三者可以统一归入需求分析报告中,提交用户方、监理方进行确认和存档)

  整体来讲,需求分析的三个阶段是需求调研中不可忽视一个重要的部分,三个阶段或者说三步法的实施和采用,对用户、承建方来讲,都同样提供了项目成功的保证。当然在系统建设的过程中,特别在采用迭代法的开发模式后,需求分析的工作会一直进行下去,在后期的需求改进中,基本是处于以后两个阶段。

上一页  [1] [2] 

打印本文 打印本文  关闭窗口 关闭窗口